2013年2月22日 星期五

有那麼多的成功人提出不同方法我們該聽誰的?

下面是零阻力2012財富原動力特別報告裡的幾段:

要理解為何有這種種不同的創造財富方式

把他們想成是ESPN頻道上播映的不同運動競賽會很有幫助

每一種競賽都各自有不同的規則、不同的團隊及不同的成功策略


成功來自於知道自己該參與哪一種遊戲
然後就開始下場參與-而且只專注於那一個遊戲上
每個人都有最適合自己的天賦及習性的遊戲

財富的定義是
並不是你擁有多少錢
而是當你失去一切錢財後,還剩下什麼
成功的財富創造者不追逐賺錢機會
而是會圍繞著自己的熱情與天賦
為自己建立起財富的基礎
正如美國工業大亨安德魯‧卡內基所說的

所有成功者,都是在挑選了一條道路
之後就堅持到底
如果沒有人專注在創造價值以及運用槓桿借力使力的話
那麼,計畫、團隊、系統及財務就都一點意義也沒有


每個成功的財富創造者在玩他們的遊戲時
都保持這樣的專注
專注於創造價值、並且運用槓桿來借力使力
而這正是「財富之流」的創造方式
這就是「財富方程式」

財富方程式
「創造財富」的重點不在於「賺錢」
而是要創造「財富之流」
「財富方程式」可以清楚說明這個管道工程的奧妙
財富 = 價值 x 槓桿

「創造價值」是金錢流動的前提
而創造價值的方式可分為兩種
以「創新」創造價值和運用「時機」創造價值
這兩種方式與人的兩種思維模式
「直覺思維」「感官思維」息息相關



要運用槓桿來借力之前
你務必要先找到或創造出價值
再來的要務便是小心地透過槓桿放大倍增這個價值

每條大川都有無數的支流匯入
每當世上又出現了一種新的價值或者新的槓桿方式時
我們就能再次了解
真正的富人都不是透過讓別人變窮的方式來致富的
反之,他們都是透過讓別人變得更富有的方式致富


我們能提供的最大價值
將會是某個人的最大槓桿力量

2013年2月20日 星期三

對商業周刊-外商獵人頭公司看台灣人的看法

我正在招募態度正向肯歸零學習想投資想創業和想兼職起步為自己找第二個工作備用方案的人,一起合作打造一個穩固的台灣團隊然後一起往國外發展。

標題:外商獵人頭公司看台灣人


撰文者:Joey Chung (鍾子偉)

台北101。
我笑著和一位荷蘭人力顧問握手,在他對面坐了下來。我們在101一樓的星巴克,星期六下午。昨天,我一個商學院的朋友打給我,說他今天下午會和一個老朋友喝咖啡,他朋友現在是一個大型國際人力資源公司的區域副理,而他想幫我介紹一下,以防萬一以後我們需要雇用員工。他的中文說得不好,所以我們換說英文;他三年前被調來台北幫忙管理這個分公司。之前他是管理歐洲和美國的分公司。
出於好奇,我問他:
「根據你和這三個主要地區員工談話和面試的經驗,你認為台灣員工最有趣的特質是什麼?」
他笑著說:
「我舉一個很好的例子。幾個月前,一個大型國際餐飲連鎖企業要擴張,並第一次進入台灣市場。他們的區域經理是一個待在香港的英國人。他將監督擴張到台灣的事宜,所以他們聘我們去尋找台灣的營運主管,那個人需要負責去找地點,雇用員工,最後還要建立品牌,負責行銷、公關活動等等每件事。所以我們立刻開始從義美、味全或是其他台灣大型食品公司尋找有經驗的經理。
立刻就出現一個問題:合格的經驗豐富管理者,沒人的英語講得夠好。這是很不可思議的。我們九成的候選人就只因為這個條件而被刷掉。」
他講的第二點甚至更有意思,而且對於台灣勞工在現今社會的優點和缺點非常具有象徵性。
有10%的候選人符合所有的需求,所以他們接下來花了3週討論福利和其他條款。像義美這樣的大公司的待遇都給的不錯。他們也很穩定沒什麼意外,過去10-20年在那邊工作的員工都很清楚他們的未來會是什麼。
另一方面,這個機會比較像是一個新創公司。監督這一切的大老闆將會在香港。公司會提供所有的資源、資本和指示來建立品牌,最終在台灣可能會有20或30間店,但是負責的人需要接受風險、喜歡冒險和願意負責。你不再是為其他人工作。好的一面來說,如果這個品牌成功,你會在台灣餐飲界留下名聲,從無到有建立一個品牌和你自己的團隊,而一旦台灣穩定了,總部甚至會企劃要擴張到亞洲其他地方。台灣營運總監會在此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有機會走出台灣,見識世界,探索其他國際市場,和來自其他國家的年輕上班族一同工作。但是和任何新創公司一樣,都會有風險,也沒有工作保障,全都看店面績效和未來的擴張。根據這個經驗豐富的外籍人力資源顧問說法,就是這部份嚇跑了99%的台灣人。
「為什麼台灣人這麼容易害怕?為什麼他們總是那麼保守,無法接受任何風險?有五個人進入到最後一關面試。這五位進來時一開始都說他們非常有興趣,想要嘗試新鮮事物,想要接下更大的責任,掌管一整個品牌並學習傳統台灣市場和企業之外的新鮮事情。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然後我們提供他們待遇條件:比他們現有工作都還要多的底薪,而如果所有設立目標都達成的話,還會有一個很高的獎金。接著10天後,他們回來,說經過慎重考慮後,他們有家庭考量,或是他們已經在現在的公司待超過15年了,希望能夠維持忠誠,或是他們認知到雖然他們的確想要一個改變,但是他們不想要任何的風險或是負完全的責任,所以替別人工作比較好......回答好像總是如此。」
他最後一次笑著說:
「現在,我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結果,我們甚至不覺得沮喪了。我們現在在談的是受過高等教育、年齡在30-50歲的白領人士,你提供他們兩個選擇,然後99%的台灣人總是選比較安全的選項。每個人都喜歡說台灣應該要走出去,接受更多風險,創造更多自己的東西,但是當有機會時,這裡每個人還是選擇比較安全的路,沒有風險,然後這一生都替別人工作。現在,我們甚至有個名詞來稱呼這種情況,叫做『傳統台灣工程師心態』。」
當我們討論更深一層時,另外一個有趣的趨勢跑了出來,我猜大概也不會很令人訝異:當這些人資顧問公司試著幫新創公司找人時,理想人選的年齡是大約35歲。到哪時候你已經有了12或13年的經驗,不年輕了,或許可能還單身,然後對更多冒險、劇烈變化持開放態度。40歲後已婚有小孩的候選人幾乎不可能會來。他們有房貸、小孩的教育費,或許還有在前公司15年以上年資。此時,變化、加入新創事業或甚至只是跳槽去競爭對手都顯得太恐怖了。到那時候,生活和生涯幾乎都已經定了。
「不然在其他國家是如何呢?」我問。
「哦,不要誤會我的意思,這在任何其他國家也很常見,它只是基本人性而已。然而,在其他國家的比例是不同的。也許在歐洲,20%的年輕上班族是能接受風險的。也許在美國,有30%最好、最聰明,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會對那些傳統的道路說不,然後加入新創公司,見識這世界,掌控自己的命運,為他們的表現負全責,不管那是更好或更壞。但在台灣,這個比例看起來似乎非常非常低,甚至在年輕世代中也一樣。當我第一次來這裡時,在我公司另外一個待比我久的老外經理說:在台灣,我們多數客戶想要我們找很強的技術人才。優秀的工程師,厲害的營運總監,良好的工廠經理。台灣員工努力工作而且很忠誠。但很少有人來台灣招聘頂尖資深管理人才、國際等級商務領袖或是創新人才。」
我往後靠在我的椅子上幾秒鐘,思考著他剛剛說的事情。很妙的,這剛好和我幾個月前在香港和一個香港大公司的董事長的對話相符。
當我們的對話來到尾聲,我們開始起身準備離去,我看向101的窗外。在一個週末午後,看著許多人走動,台灣的民眾、工作、玩樂、生活。
這是國外商務人士對今日台灣的描述。有些可能是錯誤的,其中某些太過極端,但那些具體的細節並不是很重要,為什麼我們讓他們留下這樣的印象,而這些對我們的社會和的未來又代表什麼意思才比較重要。
傳統工程態.....

我是一個那少數的1%,也是被99%說傻說瘋狂的人,
但是文章內容說要當負責的人需要接受風險、喜歡冒險和願意負責,而且不再是為其他人工作。而我現在正在做為自己負責的人,也正在接受99%的人害怕的風險,因為我喜歡冒險也願意負,還有不想一直替老闆工作,直到五、六十歲還要為了錢煩惱明天能不能休假。


2013年2月19日 星期二

該睡覺了之睡前來一杯(只有照片)

睡覺前喝2鈣+1B幫助睡眠
如果還是沒睡意 還有一個叫左旋色胺酸的東西
保陣讓你比之前早入睡
而且就像喝果汁一樣
連小朋友也説讚

朋友們晚安
今天偷懶文章字很少







2013年2月18日 星期一

對健康的了解之保健品有什麼差別


去年2012的十月開始,上了幾堂健康講座
了解健康的三個要素:
營養、休息、運動
然後營養的需求量分為:
必要>需要>藥用
活在現在的我們其實每個人都是需要額外補充保健食品的
因為我們營養不均衡
怎麼說呢!2013/1/9這有篇新聞

現在的蔬菜 營養只剩從前1/5?

因為土壤貧耕照成蔬果的礦物質含量不足
可能以前吃一把菠菜就可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鐵質等
但是現在只剩五分之一
也就是我們常有些愛吃肉不吃菜的
吃菜時又挑這個吃那個不吃
這樣的我們當然需要想辦法補救啦!

所以我們會去藥局或賣場買一般開架式的保健品回來補充
像善存這是大家都聽過的美國大場牌綜合維他命
它一顆有33種維生素和16種礦物質
聽起來很棒
不過
以吸收率來說一定是液體比固體好吸收的
說到這要說一下
大家知道吸收營養的是哪個器官嗎?
胃?大腸?小腸?
我沒去上課以前我一直以為是胃
應該比較多人也覺得是胃吧?
之後我接觸某直銷時我聽到了是大腸的絨毛在吸收的
可是正確答案是:小腸
維基百科寫到
小腸主要是吸收器官。作用在於吸收營養和養料。
也有文章寫:
食物在胃只能吸收少量水分,大腸主要吸收少量水分和部分維生素
小腸是營養物質吸收的主要場所
所以我們吃下去的不管是食物或藥物都是小腸吸收去了
然後我們回來講錠狀的維他命
其實身體對於錠狀維他命的營養品的吸收率只有10~20%
也就是我們花在營養品的費用中
每100元就有80~90元從馬桶中沖掉了
而液態的保健品的吸收率達到95%
假設兩者的價格相同,但是錠狀保健品的吸收率實際上很難掌握
而且錠狀含有太多的合成錠狀用的難以被身體所吸收的化學劑
在我還沒接觸喝的保健品之前我也是用吞的在吞錠狀的保健食品
善存、藍綠藻、維他命B、孕補和蔓越莓錠等等
一天吞不知道幾十顆有
但是花了多少錢改善多少?
我其實是在吃心安的,真的

之後表姊介紹我喝OPC後開始了我的喝保健品之路
接下來我就介紹我現在使用的的產品
是美國生產製造的
在台灣只有網路上有賣或是跟代理的經銷商買
它比較特別的地方是在於等滲透壓
什麼是等滲透壓呢?很簡單的舉例
血液、汗液這是人的體液
它有一定的滲透壓
而愛尚它把所有保健品都做成跟我們體液一樣的滲透壓
這樣我們喝進去時就直接且快速的被小腸吸收
而一般錠狀和膠囊需要胃花時間把維他命變成食糜(等滲壓)
再給小腸吸收,這過程非常耗時
而且中間有pH值小於3強酸環境的胃酸破壞
最後到小腸的養份剩多少可以吸收?
等滲透壓  5分鐘就能吸收95~98%
4小時=240分鐘吸收10~20%
這樣的差別我想除非我頭殼兩個洞(阿達)
不然我一定選等滲透壓的產品呀!
說的這麼好也要有效果是吧!?
我自己本身有貧血、鼻子過敏和太晚吃都東西會胃脹脹的不舒服
我分別針對這些問題吃了對應的產品都得到了良好的改善
後面我會慢慢的分享給大家
下面介紹一下大家都應該飲用的綜合維他命
就像果汁一樣
連我們家六歲大班的寶貝都說好喝


什麼是維生素?  
維生素可以廣義地定義為:維護正常代謝功能的重要物質,但此種物質不由體內產生,因此必須從體外來源攝取。對於食物轉換為能量的過程以及身體組織的生長和修復,維生素是不可缺少的要素。 長期得不到足夠的維生素會導致維生素缺乏。這種短缺可能引起一些症狀,其中包括:食欲喪失,體重下降,易於惱怒,難以入眠,整天困倦。只要攝取足量的維生素,就能使維生素缺乏的狀況得以完全改變。
  我們之中有幾個人能每天坐在家裡吃上營養完全又平衡的三頓飯?極少數!快餐店、食品時尚、瘦身膳食、以及日益增多的無營養方便食品,都在左右著如今的飲食習慣。由於現代加工製作技術,正如生長、收穫、儲存過程一樣,常常將食物裡的維生素奪走,我們經常得不到足夠的營養。我們都應該補充營養品。  若沒有這些極其重要的維生素,生命便無法維持。
  
礦物質有何等重要?
  雖然維生素非常重要,但若是沒有礦物質的配合,維生素就難以產生功效。礦物質在營養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雖然對礦物質的功效很少提及,但礦物質被視為營養的「無名英雄」。 實際上,包括維生素、抗氧化劑、纖維、蛋白質在內的各類營養物質,若無一種或多種主要礦物質的輔助,其營養功效是不可能起作用的。
  礦物質對身體有許多重要作用。礦物質的無機成分會引發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脂質的代謝過程。除了幫助代謝過程,礦物質也幫助調節水和電解質的平衡。另外,在保持骨骼強健、調節肌肉和神經功能方面,礦物質也起著關鍵作用。 礦物質對維持良好的健康和生活質量是必不可少的。

愛尚它綜合維他命成分說明:
  
β-胡蘿蔔素(維生素A前趨物):幫助眼睛適應光線的變化,維持在黑暗光線下的視覺,維持皮膚及黏膜的健康。 
維生素B-1:維持正常的食欲,維持心臟、神經系統的功能。
維生素B-2:維持皮膚的健康。
維生素B-6:幫助色胺酸轉變成菸鹼素,維持紅血球的正常大小。
維生素B-12:參與紅血球的形成,幫助維持神經系統的健康。
維生素C:促進膠原的形成,維持細胞排列的緊密性,參與體內氧化還原反應,促進鐵的吸收。
維生素D-3:幫助維持血鈣的正常濃度,促進鈣、磷的吸收和利用,幫助骨骼及牙齒的正常發育。
維生素E:具抗氧化作用。
生物素: 參與脂肪及肝醣的合成,參與能量及胺基酸的代謝。
葉酸:維持胎兒的正常成長與發育。
本多酸:參與體內脂肪、膽固醇的合成,參與能量代謝。
鈣:幫助維持心臟正常收縮和骨骼、牙齒的健康。
鎂:參與醣類的代謝。 與鈉、鉀、鈣共同維持心臟、肌肉及神經的正常功能。
鋅:參與核酸及蛋白質合成。
還有菸鹼素、泛酸、碘、銅、錳、鉻、鉀

使用方法:
成人每天每次一小瓶蓋(3.3g)粉末倒進透明杯蓋加入水至60ml線上,攪拌後飲用

一匙剛好是一小瓶蓋的量(3.3公克)

一小瓶蓋倒進透明杯蓋

加入水至60ml線上
活力健康組